成語(Idiom):謾天昧地
發音(Pronunciation):màn tiān mèi d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極其惡劣,無法無天,毫無底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謾天昧地是由“謾天”和“昧地”兩個詞組成的,謾天意為無禮冒犯上天,昧地意為愚昧無知,對地面不敬。合在一起表示言辭惡劣,毫無底線,不顧天地的道義和規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謾天昧地一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言行極其惡劣,無法無天,毫無道德底線。可以用于批評那些言辭惡劣、不顧道義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謾天昧地這個成語出自《史記·魏公子列傳》。故事中,魏公子王質因為被秦始皇貶斥而懷恨在心,他在宴會上謾罵天地,被人勸阻時卻更加咄咄逼人,言辭極其惡劣,因此被形容為謾天昧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謾天昧地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具有否定意義的詞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辭謾天昧地,毫無底線。
2. 這個人素質太差了,竟然說出了謾天昧地的話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謾天昧地的發音分解為“滿天沒地”,聯想到言辭惡劣,無所不在的意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言辭惡劣”、“無法無天”等,以豐富詞匯量和提高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謾天昧地的言辭傷害了我的感情。
2. 初中生:班級里有一個同學總是說些謾天昧地的話,讓大家都很反感。
3. 高中生:在網絡上,有些人使用謾天昧地的言辭進行辱罵,這是對他人的不尊重。
4. 大學生:我們應該避免使用謾天昧地的言辭,保持良好的社交禮儀。
5. 成年人:在公共場合,我們應該避免使用謾天昧地的言辭,以免傷害他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