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籍
基本解釋
祖上傳下來的圖籍。指領土。《淮南子·泰族訓》:“所謂有天下者非謂其履勢位,受傳籍,稱尊號也。”
成語(Idiom):傳籍
發音(Pronunciation):chuán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傳承學問、流傳知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傳籍是指傳承、流傳學問、知識等。這個成語中的“籍”指的是古代的竹簡,而“傳”則表示傳承、流傳。傳籍的含義是指將學問、知識等通過書籍、文獻等形式傳承下去,使之流傳于后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學問、知識的傳承和流傳,也可以用來表達對文化傳統的重視和尊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傳籍一詞最早出自《漢書·藝文志》,原文是“夫書籍者,載筆墨而傳籍也”。這句話的意思是書籍是載體,傳承學問的工具。后來,這句話被引申為成語“傳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動詞“傳”表示動作,賓語“籍”表示傳承的對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要珍惜傳統文化,傳籍中華優秀的傳統藝術。
2. 他在學術界有很高的聲譽,是一位傳籍學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傳籍”與傳遞知識的方式聯系起來,想象自己正在通過書籍或其他形式將知識傳遞給他人,這樣有助于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書籍和文獻傳承方式,如竹簡、帛書等。也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傳經送寶”、“傳道授業”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讀書,希望能夠將來成為一名傳籍的老師。
2. 初中生:我們應該傳籍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傳承。
3. 高中生:在信息時代,互聯網成為了傳籍知識的重要工具。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要傳籍現代科學知識,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