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節
成語(Idiom):賞節(shǎng jié)
發音(Pronunciation):shǎng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賞賜節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賞節是指賞賜節日的禮物。在古代,君王或貴族常常會在重要的節日賞賜給臣民或賓客一些禮物,以示尊重和感謝。這種賞賜節禮的行為也象征著富有和慷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賞節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君王或貴族對臣民或賓客的慷慨賞賜,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慷慨解囊,大方贈送禮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賞節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后漢書·杜預傳》。相傳,杜預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官員,他非常聰明能干,深受皇帝的賞識。一年的端午節,皇帝特意賜給杜預一匹錦緞作為節禮。杜預非常感激,但他覺得自己的能力和地位都是皇帝賜予的,所以他將這匹錦緞又賞賜給了另外一個官員。這個故事被后人傳頌,成為了賞節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賞節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賞”和名詞“節”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君王賞節,使臣民備受寵愛。
2. 這位慈善家經常賞節,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賞節”這個成語的發音與“上節”相似,聯想到賞賜節日禮物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節日相關的成語,例如“節儉”、“節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在端午節給我們賞節,每人都得到了一份禮物。
2. 初中生:父親在春節給親戚朋友賞節,讓他們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
3. 高中生:這位慈善家每年都會在圣誕節賞節,幫助那些貧困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