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腮
基本解釋
見“ 于思 ”。
成語(Idiom):于腮(yú sāi)
發音(Pronunciation):yú sā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悲傷、悔恨、內心痛苦之情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于腮”由“于”和“腮”兩個字組成。其中,“于”是介詞,表示“在、向、對、以及、從”的意思;“腮”是指人的面頰。成語中的“于腮”形象地描述了人在悲傷、悔恨、內心痛苦時,常常用手托著腮頰,表達內心的痛苦和憂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于腮”常用于描述人們在失落、傷感、懊悔等情緒下的表情和姿態。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因為某種原因而感到非常痛苦和悔恨的樣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于腮”最早出自《莊子·外物》:“悲哉,我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其中,“于腮”一詞形象地描繪了莊子內心的痛苦和悔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表示動作和對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這個消息后,不禁托著腮,黯然神傷。
2. 她看著窗外,一副于腮的模樣,似乎在思考著什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腮”字的形狀和人們托腮的動作,來記憶成語“于腮”的含義。想象一個悲傷、悔恨的人,用手托著腮頰,表達內心的痛苦和憂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于腮”相關的成語,例如“托腮思索”、“托腮長嘆”等,以擴大對于情感表達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考試沒考好,回到家里就一副于腮的表情。
2. 初中生:她聽到朋友要離開的消息后,整天托著腮頰,心情很不好。
3. 高中生:考試成績出來后,他一副于腮的模樣,后悔沒有好好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