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詳
基本解釋
◎ 安詳 ānxiáng
(1) [composed;leisurely;be resolute and serene] 從容自如;穩重
態度安詳
舉止安詳
(2) 平靜自然
夜的草原是這么寧靜而安詳。——碧野《天山景物記》
近義詞
寧靜、和平、安定、安樂、安好、安靜、安全、安閑、安適、安寧、自在、從容、安穩、穩重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composed; serene; unruffled
詳細解釋
(1).穩重,從容。 漢 蔡邕 《薦邊文禮書》:“口辯辭長,而節之以禮度。安詳審固,守持內定。”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媻羅痆斯國》:“安詳前進,導彼五人。”《醒世恒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近因小女出閣,預置媵婢 月香 。見其顏色端麗,舉止安詳,心竊異之。” 吳玉章 《辛亥革命》十四:“只剩下那個箱子,由一個 日本 人看守著。 陳策 裝做很安詳的樣子,徑直走到他的跟前,和顏悅色地同他交涉。”
(2).寧靜;平靜。 浩然 《艷陽天》第二七章:“夏夜的野外,安詳又清爽。” 陳殘云 《山谷風煙》第二八章:“哭過以后,她舒了一股抑壓著的悶氣,心情似乎舒暢得多了,現在安詳地坐著。” 碧野 《雪路云程·前峽與后峽》:“這美麗寧靜的景色,使我們的心情變得非常暢朗、安詳。”
成語(Idiom):安詳
發音(Pronunciation):ān xi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平靜寧和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安詳指人心平靜、神態安祥的樣子。形容人內心淡定,無憂無慮,心境寧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人的神態或者環境的寧靜。常用于描述人的內心狀態、舉止或環境的平和安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安詳的故事并沒有特別的起源,這個詞語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中,如《紅樓夢》、《西游記》等。在這些作品中,安詳通常用來描繪人物的內心狀態,表達他們內心的平和與寧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安詳是一個形容詞,由“安”和“詳”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面容安詳,仿佛一切都無法動搖他的內心。
2. 教室里一片安詳,學生們專心聽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安詳”拆分為兩個部分,“安”和“詳”。可以聯想到“安撫”的意思,也就是使人心情平靜、安定。通過這種聯想,幫助記憶詞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安詳”相關的成語,如“安之若素”、“安分守己”等。這些成語都與平靜、寧靜有關,可以幫助拓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公園里看到一只安詳地休息的小鳥。
2. 初中生:她的表情安詳,好像沒有任何煩惱。
3. 高中生:他的演講讓人感到安詳,充滿了智慧和內涵。
4. 大學生:每天早上,我喜歡在安詳的校園里散步,感受寧靜的氛圍。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詞語“安詳”。如有需要,可以繼續探索相關的成語和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