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
基本解釋
◎ 文宗 wénzōng
[one whose writings are modelled after;person whose writing is followed by all] 文章為世人所師法的人物
百代文宗,一人而已。——《晉書·陸機陸云傳論》
一代文宗
英文翻譯
1.[書] one whose writings are modelled after
詳細解釋
(1).備受尊崇的文章宗伯。《后漢書·崔駰傳贊》:“ 崔 為文宗,世禪雕龍。”《魏書·崔光傳》:“ 孝伯 之才,浩浩如 黃河 東注,固今日之文宗也。”《續資治通鑒·宋哲宗元祐元年》:“ 王安石 為一代文宗。”《官場現形記》第二回:“ 趙溫 念過墨卷,曉得這 汪鳴鑾 ,就是那做《能自彊齋文稿》的 柳門 先生,他本是一代文宗。”
(2). 明 清 時稱提學、學政為文宗。亦用以尊稱試官。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書癡》:“每文宗臨試,輒首拔之,而苦不得售。” 清 李漁 《奈何天·鬧封》:“超增補廩的文便移,只怕那守法的文宗也不便批。”
成語(Idiom):文宗
發音(Pronunciation):wén z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文化的根本和源泉,也指文化的創造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文宗一詞由“文”和“宗”兩個字組成。其中,“文”指文化、文明,“宗”指根本、源泉。文宗一詞表示文化的根本和源泉,也指文化的創造者。它強調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文宗一詞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對文化的貢獻和影響。它可以用來形容一位文化大師、文學巨匠或學識淵博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對某個領域有重大影響的作品、理論或思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文宗一詞最早出自《論語·述而》:“文,莫君子文也。”這句話強調了文化的重要性和君子應該具備的文化修養。后來,人們將這句話中的“文”和“宗”兩個字合并成成語“文宗”,用來表示文化的根本和源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文宗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們學校的文宗,對文化藝術有著深厚的造詣。
2. 這本書是中國文化的文宗,對于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非常有幫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文宗”這個成語與“文化的根本和源泉”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幫助記憶其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文化、文學、藝術相關的成語,深化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班級的文宗,教會我們很多知識。
2. 初中生:這部電影是中國電影的文宗,展示了中國文化的魅力。
3. 高中生:這位作家是當代文學的文宗,他的作品影響了許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