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吏
成語(Idiom):貪吏
發音(Pronunciation):tān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貪婪、貪污的官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貪吏是指在擔任官職時,不忠于職守,貪圖私利,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甚至貪污受賄的官員。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官員貪婪的行為,強調了他們對權力的渴望和追求個人利益的不擇手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貪吏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那些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擇手段的官員。可以用于批評腐敗現象,警示人們不要沉迷于個人利益,違背職責。也可以用于描述某些人在工作或生活中的貪婪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梁惠王上》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梁惠王問梁山泊的人為什么不擔任官職,梁山泊回答說:“我有一個好朋友,他的父親是個貪吏,我害怕自己也會變成貪吏。”這個故事說明了貪吏的危害和人們對其的警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貪吏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貪”表示貪婪、貪圖,而“吏”則指官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方的貪吏貪污受賄已經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
2. 那位貪吏為了個人利益,不顧百姓疾苦,濫用職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貪吏”這個成語記憶為一個貪婪的官員。可以通過將“貪”與“吏”這兩個字形象地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形象鮮明的記憶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腐敗現象相關的成語,如“貪官污吏”、“貪贓枉法”等,以加深對社會問題的理解和認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貪吏一直貪污受賄,真是太壞了!
2. 初中生:貪吏的行為讓人感到憤怒和失望。
3. 高中生:我們應該警惕貪吏的存在,共同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4. 大學生:通過反腐斗爭,我們可以減少貪吏的數量,提高政府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