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欘
基本解釋
古代削木之器。《周禮·考工記·車人》“一宣有半謂之欘” 漢 鄭玄 注:“欘,斲斤,柄長二尺。《爾雅》曰:‘句欘謂之定。’”今本《爾雅·釋器》作“斪斸”。 郭璞 注:“鋤屬。” 陸德明 釋文:“句,音劬。又音俱。”
成語(Idiom):句欘(jù zhuì)
發音(Pronunciation):jù zh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犀利、尖銳,能夠擊中要害,使人感到刺耳、刺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句欘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句”和“欘”兩個字組成。句指言辭,欘指犀利、尖銳。這個成語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的方式銳利且刺激,能夠直截了當地擊中要害,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句欘常用于形容辯論、演講、批評等場合,用以形容言辭尖銳、犀利,能夠直接刺中問題的核心,使人感到震撼和刺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句欘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戰國時期。相傳,齊國有一位名叫公叔痤的人,他在辯論中經常使用尖銳而刺耳的言辭,以擊退對手。他的辯論技巧非常高超,言辭犀利,因此被人們稱為“句欘”。后來,句欘成為形容辯論或言辭犀利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句欘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非常句欘,讓人印象深刻。
2. 這篇文章的批評之辭非常句欘,讓人無法反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句欘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拿著一把銳利的刀,用來刺中要害,這樣可以聯想到句欘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類似的成語,如“言犀”、“言辭犀利”等,可以進一步豐富對言辭犀利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的回答非常句欘,讓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吃驚。
初中生:這部小說的描寫非常句欘,讓我深受觸動。
高中生:老師的講解非常句欘,讓我們對這個問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大學生:這篇論文的觀點非常句欘,顛覆了傳統的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