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錦
成語(Idiom):蠻錦(mán jǐn)
發音(Pronunciation):mán jǐ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顏色艷麗,華麗奪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蠻錦是由“蠻”和“錦”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蠻指的是南方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錦則指的是華麗的織物。蠻錦形容的是織物的顏色艷麗,華麗奪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蠻錦常常用來形容織物的顏色,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事物的外觀華麗、美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蠻錦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班彪傳》中,原文是“蠻錦矣乎!百駿非蠻錦之馬,不足以比也。”這句話形容了班彪看到一匹華麗奪目的馬,因此形成了“蠻錦”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幅畫的色彩太蠻錦了,真是美不勝收。
2. 她穿上這件蠻錦的禮服,整個人看起來更加美麗動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蠻錦形容成華麗奪目的織物來記憶,想象織物上的花紋和顏色非常鮮艷,就能記住蠻錦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顏色、織物相關的成語,如錦繡前程、五彩斑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畫了一幅蠻錦的畫,老師夸獎了我。
2. 初中生(13-15歲):她穿著一身蠻錦的禮服,在舞會上格外引人注目。
3. 高中生(16-18歲):這幅畫的色彩太蠻錦了,給人一種絢麗多彩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