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親
基本解釋
(1).斷絕親族關系。《國語·晉語二》:“今君施其所惡於人,闇不除矣;以賄滅親,身不定矣。”
(2).割斷親屬私情。《左傳·隱公四年》:“ 石碏 ,純臣也。惡 州吁 而 厚 與焉。‘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后漢書·清河孝王慶傳》:“皇太子有失惑無常之性,爰自孩乳,至今益章,恐襲其母兇惡之風,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大義滅親,況降退乎!今廢 慶 為 清河王 。”
成語(Idiom):滅親
發音(Pronunciation):miè q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親人之間發生嚴重矛盾或爭執,導致親情破裂,關系惡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滅親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滅”表示破壞、消滅,“親”表示親人、親戚。滅親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親人之間因為爭執、矛盾而導致親情破裂,關系惡化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滅親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親人之間發生嚴重的爭吵、不和或矛盾,導致親情破裂。可以用于描述家庭內部的矛盾,也可以用于形容朋友、親戚之間的關系惡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齊策一》中記載了一個關于滅親的故事。故事中,齊國的孟嘗君和他的弟弟孟嘗晉因為爭奪繼承權而發生爭吵,最終導致了滅親的悲劇。這個故事成為了滅親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滅親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滅”是動詞,表示破壞、消滅,“親”是賓語,表示親人、親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因為財產問題爭吵不休,最終滅親了。
2. 我聽說他們兄弟倆因為一點小事就滅親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滅親”與親人之間的關系破裂的情景進行聯想,形象地表達出親情被破壞的意義,有助于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家庭關系、人際關系的成語,如“骨肉相連”、“親如手足”等,以加深對于中國文化和語言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聽說他們兩個人因為打架而滅親了。
2. 初中生:他們兄弟倆因為分不清誰的東西,最終滅親了。
3. 高中生:我朋友的父母因為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爭吵不休,最終滅親了。
4. 大學生:在家庭遺產分配的問題上,他們兄弟倆發生了嚴重爭執,導致滅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