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發
成語(Idiom):補發(bǔ fā)
發音(Pronunciation):bǔ fā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原本應該發放的東西被補償性地發出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補發”指的是原本應該發放的東西在之前沒有發放或者發放不全,后來在補償的情況下重新發放出來。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某種權益或者待遇在一定的時間延誤后,最終得到了補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見的使用場景包括工資、獎金、補貼等待遇的延遲發放后,最終得到補償;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權益或者利益在一定的時間后才得到滿足,但最終得到了補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補發”的故事起源不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補發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補”和“發”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公司因為經營困難,工資一直沒有按時發放,直到年底才補發了三個月的工資。
2. 他的獎金因為一些原因被耽擱了幾個月,最終還是得到了補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補發”與“補償”聯系起來進行記憶。補發是一種補償的行為,原本應該發放的東西在一定時間后得到了補償性地發放。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補發”相關的成語,如“補償”、“補救”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因為忘記發作業本,后來給我們補發了。
2. 初中生:因為火災,我們的課本都被燒掉了,后來學校給我們補發了新的。
3. 高中生:因為學校的疏忽,我們的考試成績被漏批了,后來老師給我們補發了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