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勸
成語(Idiom):旌勸(jīng quàn)
發音(Pronunciation):jīng q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旌旗招引,勸導人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旌勸指的是掛起旌旗,用以招引,并通過勸導人心來達到某種目的。這個成語形容以言行勸導他人,使其改正錯誤,接受正確的道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以懇切的語言和行為勸導他人,使其改正錯誤或接受正確的觀點。可以用于描述教育、指導和勸告的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旌勸的故事來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名叫郭子儀的將軍。郭子儀在唐朝時期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將領,他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深受士兵和百姓的愛戴。有一次,郭子儀率領軍隊攻打敵方要塞,但士兵們卻因為長時間的戰斗而疲憊不堪,士氣低落。郭子儀為了鼓舞士氣,命令將旌旗掛起,用以招引士兵們的目光,并以懇切的語言和行為勸導他們堅持戰斗。最終,士兵們受到鼓舞,戰勝了敵人。這個故事成為了“旌勸”的典故,形成了這個成語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旌勸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旌”是動詞,“勸”是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用真誠的態度和言辭旌勸同事們改正錯誤。
2. 老師用溫和的語言旌勸學生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旌勸”成語中的“旌”字,它的發音與“掛”字相似。你可以想象在戰場上,將旌旗掛起,招引士兵們的目光,然后用懇切的語言勸導他們堅持戰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繼續學習與勸導、教育相關的成語,如“諄諄告誡”、“開導人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用溫和的語言旌勸我們要團結友愛。
2. 初中生:班主任在班會上旌勸同學們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3. 高中生:老師用深情的言辭旌勸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