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躅
基本解釋
謂風范和德行。 唐 白居易 《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銘》:“夫人雖歿,風躅具存。勒名泉戶,作范閨門。”
成語(Idiom):風躅(fēng zhú)
發音(Pronunciation):fēng zh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行動迅速、敏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風躅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風”指風的速度快,而“躅”指行走迅速。合在一起,表示行動迅速、敏捷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風躅通常用來形容人的行動迅速、敏捷。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中迅速行動,辦事效率高,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體育運動中的敏捷動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風躅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鄭武公的國君,他的行動迅速如風,被人們稱為“風躅”。后來,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行動迅速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風躅是由兩個單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反應像風躅一樣迅速。
2. 這位運動員的動作風躅敏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迎面吹來的風中迅速行走,感受到風的速度和自己的敏捷動作,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更多的例句和相關故事來加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和記憶。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跑得風躅一樣,贏得了比賽。
2. 初中生:他的反應像風躅一樣快,很難抓住他。
3. 高中生:他的思維風躅敏捷,解決問題很快。
4. 大學生:這位演員的動作風躅靈活,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