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昃
成語(Idiom):昏昃(hūn zú)
發音(Pronunciation):hūn z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昏暗、模糊不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昏昃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光線昏暗,事物模糊不清。用來形容視力模糊、眼睛看不清楚的情況,也可以形容思維不清晰、頭腦迷糊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昏昃常用于描述光線不足、天色陰暗的場景,比如天黑還沒有點燈時的室內、陰雨天的戶外等。同時,昏昃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頭腦迷糊,思維不清晰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昏昃一詞最早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禹飲酒,昏昃而臥。”這句話講述了禹(中國古代的傳說中的大禹)喝酒后疲勞不堪,昏昏沉沉地睡著了。后來,人們用“昏昃”來形容視力模糊、頭腦迷糊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昏昃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形容詞之間沒有明顯的修飾關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天色昏昃,我幾乎看不清前方的路。
2. 他疲勞過度,頭腦昏昃,無法做出明智的決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昏昃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天色昏暗的場景,你在黑暗中看不清楚周圍的事物,這就是昏昃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昏昃,還有一些與視力相關的成語,比如“目不識丁”(mù bù shí dīng,形容對字不認識)、“目瞪口呆”(mù dèng kǒu dāi,形容驚訝得說不出話來)等。可以進一步學習這些成語,豐富自己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歲):天色昏昃,我摸黑走回家。
2. 初中生(14歲):考試前晚我學習太晚了,結果第二天的腦子昏昃,根本記不住公式。
3. 高中生(17歲):我整晚都在寫作業,到了凌晨的時候,感覺頭腦昏昃,完全無法集中思考。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昏昃”這個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