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義
成語(Idiom):剩義(shèng yì)
發音(Pronunciation):shèng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某種情況下,一方已經達到某種目標或滿足了某種需求,而另一方仍有剩余或未滿足的部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剩義是一個描述不對等情況的成語,通常表示一方已經得到了一些東西,而另一方仍有剩余或未得到滿足。剩義可以用來形容物質上的剩余,也可以用來形容感情上的不平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剩義常常用于描述經濟、社會、人際關系等方面的不平等情況。在商業交易中,可以用剩義來形容一方得到了更多的利益,而另一方則得到較少或沒有。在人際關系中,剩義可以用來形容一方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或關心,而另一方卻沒有同等回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耿弇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耿弇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名將,他為了招攬人才,曾經用了很多財物來吸引人們。有一次,他聽說一個人很有才華,就派人去找他,卻被告知他已經去世。耿弇感到非常遺憾,他說:“我本來可以得到一個人才,現在卻只能得到他的剩余。”這個故事中的“剩余”一詞,后來演變成了剩義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剩義是由“剩”和“義”兩個字組成的,其中,“剩”表示剩余的意思,“義”表示價值、意義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次交易中,他明顯占了剩義。
2. 我付出了很多,可是最后只得到了剩義。
3. 在這段關系中,他得到的是剩義,而我卻得不到回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嘗試將“剩義”與“剩余的意義”聯想起來,以幫助記憶。可以想象一方得到了一些東西,而另一方只得到了剩余的意義,表達了不平等的情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剩義相關的成語,如“剩者為王”、“剩女”等,以擴大對剩義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吃完了飯,還有很多剩義。
2. 初中生:他得到了更多的獎勵,而我只得到了剩義。
3. 高中生:這個社會存在著剩義現象,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