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素
基本解釋
亦作“沖素”。沖淡純樸。 晉 陸機 《七徵》:“ 玄虛子 耽性沖素,雍容玄泊。”《北史·張湛傳》:“ 湛 弱冠知名 涼 土,好學能屬文,沖素有大志。” 明 張居正 《七賢詠》:“余觀七子,皆履沖素之懷,體醇和之質。” 清 方文 《石橋懷與治》詩:“君子抱沖素,往來艱步履。”
成語(Idiom):沖素
發音(Pronunciation):chōng s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追求真實、本真,不受外界影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沖素一詞源自佛教,素指本真、真實的意思,沖則表示追求、追逐。沖素的含義是追求真實,不受外界干擾,保持本真的狀態。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各種困難和誘惑時,能夠堅守自己的原則和信仰,不受外界誘惑的影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沖素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質高尚,能夠堅守原則,不受外界干擾,保持真實的本性。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堅強意志和正直品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沖素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莊子·逍遙游》篇。故事中,莊子與他的弟子到一個山洞中修煉。山洞內有一只大蟒,它看到莊子和弟子,便立刻蜷縮起來。莊子告訴弟子,這只蟒并不會傷害他們,只是害怕外界的干擾。莊子說:“它惡于沖而善于素。”意思是這只蟒害怕外界的干擾,但它本性善良。后來,人們用“沖素”來形容一個人能夠追求真實,保持本真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沖和素,其中沖是動詞,素是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商場上經受了很多誘惑,但他始終能沖素,保持自己的原則。
2. 她是一個沖素的人,從不為名利所動,一直追求內心的真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沖素這個成語與莊子與蟒蛇的故事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在面對外界的干擾時,像蟒蛇一樣蜷縮起來,保持本真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莊子的其他哲學思想,如無為而治、自由自在等,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沖素的含義和莊子的思想。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是一個沖素的人,從不跟別人爭吵,總是保持友善。
2. 初中生(13-15歲):她是一個沖素的藝術家,不追求名利,只追求自己對藝術的熱愛。
3. 高中生(16-18歲):他在面對誘惑時能夠沖素,始終保持自己的原則和信念。
4. 大學生(19-22歲):她在職場上能夠沖素,不受外界的干擾,專注于自己的工作。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全面了解和記憶“沖素”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