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拗
基本解釋
指老人的十種反常情態。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詩話·老人十拗》:“ 朱新中 《鄞川志》載 郭功父 ‘老人十拗’,謂不記近事記得遠事,不能近視能遠視,哭無淚笑有淚,夜不睡日睡,不肯坐多好行,不肯食軟要食硬,兒子不惜惜孫子,大事不問碎事絮,少飲酒多飲茶,暖不出寒即出。” 宋 樓鑰 《晝寢正酣適齋以二十韻詩來亟為次韻》:“六旬顧我猶加懶,八秩如公尚自持。但仰三尊知共慶,孰云十拗敢輕嗤。”
成語(Idiom):十拗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態度固執、不易妥協或難以相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十拗是由漢語中的數字“十”和“拗”組成的成語。拗是一個表示困難或難以相處的意思。十拗指的是態度固執,不愿意妥協,難以與他人和諧相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或態度固執,不易妥協,導致與他人發生沖突或難以相處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個人、團隊、組織等各種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十拗的具體故事起源目前尚無明確記載。這個成語可能是根據人們對困難或難以相處的描述而形成的,用來形容那些態度固執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十拗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兩個人都是十拗的性格,所以經常吵架。
2. 老師覺得他的學生很十拗,無法與他們進行有效的溝通。
3. 他的十拗性格使得他很難在工作中與他人合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十拗”與“十塊”相聯系,想象一個人把十塊錢拿在手上,表示他的態度固執,不愿意妥協。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十拗相關的成語,比如“一意孤行”、“自作主張”等,以加深對固執態度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我的朋友都是十拗,所以我們不容易玩到一起。
2. 初中生:班上有一個同學很十拗,經常和別人發生爭執。
3. 高中生:我覺得老師對我們的要求太十拗了,不給我們任何自由選擇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