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
基本解釋
(1).指別卦中的第二爻與第五爻。《京氏易傳·大過》:“以金土定吉兇,去本末,取二五,為過之功。”《易·乾》“利見大人” 三國 魏 王弼 注:“利見大人,唯二五焉。”按:《易·乾》“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故云“利見大人,唯二五焉。”
(2).指陰陽與五行。 宋 周敦頤 《太極圖說》:“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曹端 述解:“二,陰陽也。五,五行也。” 清 曾國藩 《居敬箴》:“天地定位,二五胚胎。”
(3).指 春秋 時 晉獻公 嬖人 梁五 與 東關五 。《國語·晉語一》:“ 驪姬 賂二 五 ,使言於公。” 韋昭 注:“二 五 , 獻公 嬖大夫 梁五 與 東關五 也。”參見“ 二五耦 ”。
(4).兩個五,即十。《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且王之所求者,鬭 晉 、 楚 也; 晉 、 楚 不鬭, 越 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5).方言。即二百五。猶言傻里傻氣。 王安憶 《冷土》一:“她那么二五,害得 拽子哥 跟著挨人戳脊梁骨。”
成語(Idiom):二五
發音(Pronunciation):èr w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情發生得很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二五是一個漢語成語,由“二”和“五”兩個數字組成。它的基本含義是指事情發生得很快,速度非常快。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件或行動迅速地完成或發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各種各樣的情況,例如形容某人的反應迅速、做事敏捷,或者形容某個事件發生得非常迅速。它可以在口語和書面語中使用,適用于各種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二五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但可以推測它的來源可能與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有關。在古代,人們對時間的感知和計算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二五可能代表了一種非常快速的行動或事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二五是由兩個數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二五的就跑到了終點,贏得了比賽。
2. 那個學生二五的把問題解決了,讓老師很驚訝。
3. 她二五的完成了整個報告,讓大家都刮目相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數字“25”聯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將數字“25”與事情發生得很快的意思進行聯想,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速度和迅速相關的成語,如“如雷貫耳”、“迅猛如虎”等,可以幫助擴展你的詞匯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二五的吃完了午飯,然后去玩了。
2. 初中生:他二五的解答了數學題,讓我們都很羨慕。
3. 高中生:她二五的完成了整個科學實驗,給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 大學生:他們二五的組織了一場志愿者活動,幫助了很多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