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櫜
成語(Idiom):垂櫜(chuí jū)
發音(Pronunciation):chuí j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顯露出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垂櫜源自《詩經·小雅·鶴鳴》:“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予懷明德,不可宣揚?!逼渲小苞Q鳴于九皋”形容鶴鳴聲傳遍九重高山,意味著自己的才能或成就已經顯露出來。成語“垂櫜”引申為顯露才能或成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的才能或成就已經被廣泛認可和贊賞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某人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或成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古代有位名叫孔子的學者,他的學問淵博、思想卓越,被尊稱為圣人。一次,孔子在九皋山上聽到了一只鶴的聲音,聲音婉轉悠揚,如音樂般美妙??鬃痈袊@道:“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币馑际曲Q的聲音傳遍了整個九重高山,響徹云霄。后來,人們用“垂櫜”來形容一個人的才能或成就顯露出來,引申為被廣泛認可和贊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垂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音樂界垂櫜已久,是一位備受推崇的作曲家。
2. 這位年輕的企業家憑借自己的創新能力垂櫜于商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垂櫜”與“顯露才能或成就”聯系在一起來記憶。想象一個人站在高山之巔,手持一面櫜(古代一種能夠放風箭的弓),向四周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成就,引來眾人的贊嘆和贊揚。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成就和才能相關的成語,如“才高八斗”、“出類拔萃”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在畫畫比賽中垂櫜了,獲得了一等獎。
2. 初中生:李華在數學競賽中垂櫜,獲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績。
3. 高中生:小王憑借出色的演技垂櫜于話劇演出,受到觀眾們的熱烈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