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爛
基本解釋
古詩《飯牛歌》之一歌辭中語。謂山石潔白耀眼。《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寧戚 飯牛車下,而 桓公 任之以國” 裴駰 集解引 漢 應劭 曰:“ 齊桓公 夜出迎客,而 寧戚 疾擊其牛角而 商 歌曰:‘……白石爛,生不遭 堯 與 舜 禪。短布單衣適至骭,從昏飯牛薄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公召與語,説之,以為大夫。”后亦用以代稱《飯牛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七:“醉上 山公 馬,寒歌 寧戚 牛。空吟白石爛,淚滿黑貂裘。” 唐 李白 《南奔書懷》詩:“遙夜何漫漫!空歌白石爛。 寧戚 未匡 齊 , 陳平 終佐 漢 。”
成語(Idiom):白石爛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shí l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白石經過長時間的風化、侵蝕,變得破碎、破爛不堪的樣子。比喻人或事物衰敗、破敗不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石爛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三個字組成。其中,“白”表示顏色,指白色的石頭;“石”表示石頭;“爛”表示破碎、破爛的狀態。整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白色的石頭經過長時間的風化、侵蝕,變得破碎、破爛不堪的樣子。在引申義上,比喻人或事物衰敗、破敗不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石爛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的破敗不堪的狀態。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容貌衰老不堪、行為舉止破爛不堪;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事物的品質低劣、破損不堪。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衣物破爛、房屋破敗、道路破爛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石爛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晉書·卷五十三·梁成公傳》。相傳,梁國有一位名叫梁成公的官員,他非常貪婪,不惜以權謀私,為自己謀取私利。有一天,梁成公聽說有一座石山中有許多珍貴的白石,他想趁機利用這些白石獲取更多的財富。于是,他派人將石山上的白石全部挖走,結果白石堆積如山,但卻無法轉化為財富。最終,這些白石在長時間的風化、侵蝕下變得破碎、破爛不堪。這個故事成為了白石爛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白石爛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三個字組成。其中,“白”表示顏色,指白色的石頭;“石”表示石頭;“爛”表示破碎、破爛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衣服破爛不堪,看起來像個乞丐。
2. 這座房子已經年久失修,墻壁破爛不堪。
3. 這個產品的質量太差了,根本無法使用,簡直就是白石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白石”和“破爛”相關的形象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想象一個白色的石頭經過長時間的風化、侵蝕,變得破碎、破爛不堪的樣子。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白石爛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和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破爛、衰敗相關的成語,如“破爛不堪”、“衰敗落魄”等,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書包破爛不堪,里面的書都要掉出來了。
2. 初中生:這個手機已經使用了好幾年,現在屏幕都破爛了。
3. 高中生:他的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穿的衣服都是破爛的。
4. 大學生:這家公司經營不善,現在已經破爛不堪,快要倒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