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國嚼民
成語(Idiom):蠹國嚼民 (dù guó jué mín)
發(fā)音(Pronunciation):dù guó jué mí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害蟲蛀嚼國家和民眾,比喻腐敗官員或外敵侵略摧殘國家和人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蠹國嚼民”由“蠹”、“國”、“嚼”、“民”組成。其中,“蠹”指害蟲、蛀蟲;“國”指國家;“嚼”指咬食;“民”指人民。整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害蟲蛀嚼國家和人民的情景,比喻腐敗官員或外敵侵略摧殘國家和人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通常用于批評腐敗官員、揭露國家被外敵侵略的情況。可以用于政治、社會等方面的討論和評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蠹國嚼民”最早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當時,齊國有一位官員貪污受賄,導致國家財政困難,人民生活困苦。孔子對此深感憤慨,使用了這個成語來形容這位官員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四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貪官蠹國嚼民,導致了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
2. 外敵入侵,蠹國嚼民,我們必須團結起來,共同抵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害蟲在咬食著一個國家和人民,形象地表達了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的政治和社會制度,了解腐敗官員對國家和人民的危害,以及外敵侵略對國家的摧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珍惜家鄉(xiāng),不讓任何人蠹國嚼民。
2. 初中生:腐敗官員的行為就像蠹國嚼民,對國家和人民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3. 高中生:我們要警惕外敵的侵略,不讓他們蠹國嚼民。
4. 大學生:作為新一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努力奮斗,不讓腐敗官員蠹國嚼民。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成語“蠹國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