纓鎖
成語(Idiom):纓鎖(yīng suǒ)
發音(Pronunciation):yīng s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難以解脫的困境或束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纓鎖是由“纓”和“鎖”兩個詞組成的,其中,“纓”指的是古代士兵戰斗時系在頭盔上的飾物,而“鎖”則表示束縛、困擾。因此,“纓鎖”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人陷入困境或處于束縛狀態,難以自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個人、組織或國家陷入困境、束縛的情況,表達困擾、無法解脫的境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纓鎖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名叫楊修的人物。據說,楊修是東漢末年的一位貴族子弟,他雖然才華出眾,但由于身世低微,無法得到重用。有一天,楊修去拜訪當時的權臣曹操,希望能夠得到一份官職。曹操見楊修才華橫溢,但出于身世的考慮,他不愿意給楊修任何機會。于是,曹操對楊修說:“你的才華就像是纓鎖一樣,你無法擺脫自己的身份束縛。”從此之后,人們就用“纓鎖”來形容人陷入困境或受到束縛的境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家庭背景的限制,一直被纓鎖住,無法發揮自己的才華。
2. 這個公司由于資金問題,陷入了纓鎖,無法繼續發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纓鎖”這個形象,將其與困境、束縛聯系起來。可以想象自己被一條纓鎖束縛住,無法自由行動,以此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困境、束縛相關的成語,如“束手無策”、“困獸之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解數學題時遇到了纓鎖,不知道該怎么做。
2. 初中生:他因為家庭的經濟困難,一直被纓鎖住,無法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
3. 高中生:考試成績不理想讓他陷入了纓鎖,感到無法擺脫困境。
4. 大學生:找工作的過程中,面臨的困難讓他感到自己被纓鎖住,無法順利找到理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