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力拓案(lì tuò àn)
發音(Pronunciation):lì tuò 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因外力干涉而被迫中止或暫停的案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力拓案是由動詞“力拓”和名詞“案”組成的成語。動詞“力拓”意為“用力推動,奮力拓展”,名詞“案”則指“法律案件”。力拓案指因外力干涉而被迫中止或暫停的案件,常用來形容法律程序在進行中被迫停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力拓案多用于描述法律案件被迫中止的情況。比如,當某個案件因為外部因素無法繼續審理時,可以使用力拓案來形容這種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力拓案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傳說或故事,但可以推測其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法律制度和案件處理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由于證據不足,該案被判為力拓案。
2. 由于調查中發現重要線索丟失,該案不得不成為力拓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想象一個力拓工人在用力推動一塊大石頭,但突然被人叫住,無法繼續前進,這就是力拓案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法律術語和成語,了解更多與法律相關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因為學校突然停課了,我們的運動會成了力拓案。
2. 初中生(13-15歲):由于疫情的爆發,我們原本計劃的春游活動變成了力拓案。
3. 高中生(16-18歲):因為證據不足,這個重要的刑事案件被判為力拓案。
4. 大學生及以上:由于證人突然失蹤,這個復雜的訴訟案件只能成為力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