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
基本解釋
(1).指 王倪 、 嚙缺 、 被衣 、 許由 。《莊子·逍遙游》:“ 堯 治天下之民,平海內(nèi)之政,往見四子 藐姑射 之山, 汾水 之陽,窅然喪其天下焉。”四子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 李頤 云:“ 王倪 、 嚙缺 、 被衣 、 許由 。”
(2).指 羲仲 、 羲叔 、 和仲 、 和叔 。《漢書·食貨志上》:“ 堯 命四子以‘敬授民時’。” 顏師古 注:“四子,謂 羲仲 、 羲叔 、 和仲 、 和叔 也。事見《虞書·堯典》。”《隋書·百官志上》:“ 放勛 即分命四子, 重華 乃爰置九官。”
(3).指 漢 王褒 虛構(gòu)的寓言人物 微斯文學(xué) 、 虛儀夫子 、 浮游先生 、 陳丘子 。《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 褒 既為 益州 刺史 王襄 作中和樂職宣布之詩,又作傳,名曰《四子講德》,以明其意焉。” 呂延濟 注:“四子,謂 微斯文學(xué) 、 虛儀夫子 、 浮游先生 、 陳丘子 也。 褒 當(dāng)假立以為論端也。”
(4).指 逢萌 、 徐房 、 李曇 、 王遵 。 三國 魏 嵇康 《圣賢高士傳》:“ 北海 逢萌 ,字 子康 ; 北海 徐房 ,字 平原 ; 李曇 ,字 子云 ; 平原 王遵 ,字 君公 。皆懷德污行,不仕亂世,相與為友,時人號為‘四子’。”
(5).指 蜀 中著名文學(xué)家 司馬相如 、 王褒 、 揚雄 、 陳子昂 。 唐 雍陶 《蜀中戰(zhàn)后感事》詩:“ 蜀 道英靈地,山重水又回。文章四子盛,道路五丁開。”
(6).指古代道家代表人物 老子 、 莊子 、 文子 、 列子 。《舊唐書·元載傳》:“ 天寶 初, 玄宗 崇奉道教,下詔求明 莊 、 老 、 列 、 文 四子之學(xué)者。”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杜甫年表》:“﹝ 開元 二十九年﹞正月,兩京諸州各置 玄元皇帝 廟,崇祀 老子 ,以 老 、 莊 、 文 、 列 為‘四子’。”
(7).見“ 四子書 ”。
成語(Idiom):四子(sì zǐ)
發(fā)音(Pronunciation):sì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四個兒子,也泛指子孫后代。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四子是一個代指兒子或子孫后代的詞語。它可以用來形容有多個兒子的家庭,也可以泛指子孫后代的繁衍。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子孫后代的延續(xù)被視為家族的重要責(zé)任和榮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四子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一個家庭有多個兒子的情況,也可以用來表達(dá)對后代繁衍興旺的期望和祝福。在日常交流中,四子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有很多子女或后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四子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家庭觀念。在古代社會,兒子的生育和繁衍被視為家族的重要任務(wù),因此多個兒子被視為一個家庭的榮耀和希望。這個成語體現(xiàn)了古代社會對子孫繁衍的重視。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子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四”表示數(shù)量,指代四個兒子,“子”表示兒子或子孫后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家四子都很出色,一個是醫(yī)生,一個是律師,一個是教師,還有一個是企業(yè)家。
2. 這個老人雖然年紀(jì)大了,但他有四子孫后代,一直為他傳宗接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四子”這個成語的發(fā)音與“死子”相近,將“死子”形象化為四個兒子,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jìn)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家族觀念和子孫繁衍的重要性,以及中國文化中與家庭、后代有關(guān)的其他成語和習(xí)俗。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xué)生:我的家庭有四個兒子,我們每天一起玩耍。
2. 小學(xué)生:爺爺很開心,因為他有四個孫子。
3. 初中生:他是一個有四個兒子的父親,為了養(yǎng)活家庭,他非常努力工作。
4. 高中生:家族的延續(xù)是一個重要的責(zé)任,我希望將來也能有四個兒子。
以上是關(guān)于“四子”詞語的全面學(xué)習(xí)指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