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草
基本解釋
萱草的別稱。夏秋間開小花甚密,色金黃。舊時傳說孕婦佩之即生男,故美稱之。 晉 傅玄 《宜男花賦》:“猗猗令草,生於中方,花曰宜男,號應禎祥。” 明 王志堅 《表異錄·植物一》:“令草,宜男花也。”參見“ 萱草 ”。
成語(Idiom):令草
發音(Pronunciation):lìng c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草木因受到令人敬畏的力量而倒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令草是由“令”和“草”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令,意為命令、使命;草,指植物的一種。成語中的“令草”形象地描述了草木因受到令人敬畏的力量而倒伏的場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常用來形容力量強大、威嚴不可侵犯的人或事物,使人感到敬畏和畏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僖公二十一年》。故事中,晉國大夫荀息曾經對晉國君主說:“人主有令,不令諸侯,諸侯莫敢距之;人君有令,不令草木,草木莫不倒伏。”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權力的威嚴和不可抗拒的力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令草的結構為“動詞 + 名詞”,其中動詞“令”表示命令、使命,名詞“草”表示植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聲音如雷霆般威嚴,令草都倒伏在地。
2. 這位老師教課嚴厲而又有威嚴,令草一樣的學生都敬畏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令草”形象地想象成一位威嚴的君主,他的命令力量如此強大,使得周圍的草木都不敢違抗而倒伏在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令人發指”、“令人心動”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嚴肅表情令草一樣的我感到害怕。
2. 初中生:這部電影中的恐怖場景令草一樣的觀眾們心驚膽戰。
3. 高中生:面對那位令草一樣的政治家,人們只能選擇屈服或逃離。
4. 大學生:這本書中的驚人真相令草一樣的我震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