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守缺抱殘
發音(Pronunciation):shǒu quē bào c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堅守缺點或殘疾,不愿改正或放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守缺抱殘是由“守”、“缺”、“抱”、“殘”四個詞組成的成語。守指堅持、保持,缺指缺點、不足之處,抱指抱持、保持,殘指殘疾、殘缺。整個成語意為堅守自己的缺點或殘疾,不愿意改正或放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守缺抱殘常用于形容那些固執己見,不愿意改進自己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明知自己有缺點或不足之處,卻不愿意改正或放棄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守缺抱殘的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起源,但這個成語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化傳統,強調了人們應該不斷改進自己,不要固守自己的缺點或殘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守缺抱殘的結構為“守”+“缺”+“抱”+“殘”。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守缺抱殘,不愿意接受別人的建議。
2. 這個公司的管理層守缺抱殘,從不嘗試新的方法來提高效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守缺抱殘”理解為一個人抱著自己的缺點或殘疾不放,形象地表示固執己見,不愿改進的意思。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緊緊抱著一個有裂縫的陶瓷碗,不愿意修復或換一個新的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守缺抱殘相關的成語,如“固步自封”、“守舊”等,以拓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守缺抱殘,不聽老師的建議,不愿意改正錯誤。
2. 初中生:有些同學守缺抱殘,不肯接受新知識,導致學習進步緩慢。
3. 高中生:有些人守缺抱殘,不肯改正自己的學習方法,結果成績一直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