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夢
基本解釋
指夢中飛越。 宋 龔鼎臣 《東原錄》:“ 夏侯 曰:‘夜來飛夢到 瑤池 ,借得 周王 八駿騎。’” 清 丘逢甲 《元夕無月》詩:“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成語(Idiom):飛夢 (fēi mèng)
發音(Pronunciation):fēi m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夢境如此真實,仿佛能夠飛翔一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飛夢意指夢境如此逼真,仿佛能夠實現自己的愿望,猶如飛翔一般。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夢境的美好、奇幻或幸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夢境非常美好,讓人感到愉悅和滿足。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或情境給人帶來的美好感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莊子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蝴蝶,飛翔在天空中。當他醒來后,他不確定自己是莊子還是蝴蝶,不知道哪個是夢境,哪個是現實。這個故事啟發了人們對夢境和現實的思考,也成為了“飛夢”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飛夢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動詞是“飛”,賓語是“夢”。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愿望實現了,仿佛置身于一個飛夢般的世界。
2. 這個故事給人一種飛夢般的感覺,讓人陶醉其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飛夢”成語與莊子的寓言故事聯系起來,想象自己變成蝴蝶在天空中飛翔的場景,以此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莊子的寓言故事,以及其他與夢境相關的成語,可以進一步拓展對“飛夢”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昨晚做了一個飛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小鳥,在天空中自由飛翔。
2. 初中生:她的夢境如此美麗,仿佛置身于一個飛夢般的世界。
3. 高中生:這個故事給人一種飛夢般的感覺,讓人陶醉其中,思考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