宂穢
基本解釋
(1).猶言卑污。《明史·鄒維璉傳》:“海內方用師,將帥悉賄進,職方尤宂穢。 維璉 素清嚴,請寄皆絶。”
(2).繁雜不簡凈。 清 薛福成 《書漢陽葉相廣州之變》:“《中西紀事》於 英 人陷 粵 城事,過嫌疏略。此外專記此事者數家,則又宂穢蕪蔓,傳聞失寔,有不能擇言之病。”
成語(Idiom):宂穢 (míng huì)
發音(Pronunciation):míng h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語或文章不雅、粗俗、淫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宂穢形容言辭或文章不堪入目,內容低俗下流,涉及淫穢或猥褻之意。宂穢的言辭或文章違背了社會公德,是一種不文明的表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宂穢一詞一般用來批評那些言辭或文章涉及不雅、粗俗、淫穢內容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宂穢來形容一些低俗的笑話、不雅的語言或者淫穢的文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宂穢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秋水》一章中,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言辭低下、不堪入目。后來,它成為了用來批評言辭不雅、文章淫穢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宂穢是一個形容詞的結構,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辭宂穢,讓人感到十分惡心。
2. 這篇文章內容宂穢,不適合公開發表。
3. 我們應該抵制宂穢的言辭和不良的文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宂穢與不文明、不雅的言辭聯系起來,用以記憶它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德規范和文明禮儀,以提高個人修養和素質。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笑話太宂穢了,我不喜歡聽。
2. 初中生(13-15歲):我看過一本宂穢的小說,覺得很低俗。
3. 高中生(16-18歲):我們應該遠離宂穢的言辭和不良的影響。
4. 大學生及以上: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有高尚的道德修養,不應該接觸宂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