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懶
成語(Idiom):貪懶
發音(Pronunciation):tān l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貪圖安逸懶散,不愿意勤奮努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貪懶是由“貪”和“懶”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貪指人貪圖享樂、安逸;懶指人不愿意勤奮努力。貪懶這個成語主要形容人不思進取,追求輕松舒適的生活,缺乏奮斗精神和工作動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批評那些懶散、不努力的人。可以用來形容工作中不盡職盡責的員工,或者生活中不愿意努力奮斗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貪懶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昭公元年》。當時,昭公問周公:“我想要一個國家,有什么要求?”周公回答說:“能勤奮努力,不貪圖安逸懶散。”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只有勤奮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貪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貪懶,從來不肯主動學習。
2. 這個員工貪懶,工作態度很差。
3. 他因為貪懶而錯失了很多機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貪懶”與“勤奮努力”相對比來記憶。貪懶是消極的行為,而勤奮努力是積極的行為。可以想象一個懶蟲在床上躺著,與一個勤奮的小蜜蜂辛勤工作的場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懶散”、“勤奮努力”等,來擴大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想貪懶,要好好學習。
2. 初中生:同學們不要貪懶,要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3. 高中生:我決定不再貪懶,要努力備考,爭取考上理想的大學。
4. 大學生:大學生活很忙碌,不能貪懶,要充實自己。
5. 成年人:工作中不能貪懶,要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能力。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貪懶”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