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鴈
基本解釋
木雁。鴈,同“ 雁 ”。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鑿戶牖而長望,混木鴈而兼陳。” 唐 韓愈 《齒落》詩:“我言 莊周 云,木鴈各有喜。” 元 袁桷 《善之僉事兄南歸述懷百韻》:“清談雜諧語,陡覺兩曜駛,自取木鴈中,俛首供諾唯。”參見“ 木雁 ”。
成語(Idiom):木鴈
發音(Pronunciation):mù y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物離別后各自東西南北四方,不再相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鴈的意思是指木頭做的雁,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離別后各自東西南北四方,不再相聚。這個成語源自于古代的傳說,相傳有兩只好朋友,他們非常要好,但是后來卻因為某種原因被迫分離,無法再相見。于是,他們決定制作一對木頭做的雁,一只放在各自的家中,用來表示他們永遠不會忘記彼此,但是卻無法再相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木鴈常用于形容離別后的友情或親情,表達無法再相見的遺憾和思念之情。也可以用來形容兩個人或物分道揚鑣,各自追求自己的道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在古代,有兩位好朋友,他們相互傾訴心事、分享快樂,關系非常親密。然而,由于一些不可抗力的原因,他們被迫分離,無法再見面。為了紀念彼此的友誼,他們制作了一對木頭做的雁,一只放在各自的家中,象征著他們的友誼永遠不會消失,盡管他們無法再相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曾經是最好的朋友,如今卻變成了木鴈。
2. 他們離別后,就像木鴈一樣,各自東西南北四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兩只木頭做的雁分別在東西南北四方飛行的場景來記憶這個成語。也可以將“木鴈”與“離別”聯系在一起,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還可以學習其他與離別和友情相關的成語,如“別離”、“離情別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和我的好朋友要分開上不同的學校了,我們變成了木鴈。
初中生:暑假結束后,我們要各自回家鄉,成了木鴈了。
高中生:畢業后,我們要去不同的城市上大學,成了木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