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骾
成語(Idiom):剛骾
發音(Pronunciation):gāng g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堅強有力,氣概威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剛骾是由“剛”和“骾”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剛指堅強、剛強,骾指駿馬。剛骾形容人或事物強壯有力,氣概威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剛骾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堅強有力,常用于贊美英勇、剛毅的人,也可用于形容事物的強大、威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剛骾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項羽本紀》。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是劉邦的對手,也是楚漢戰爭的重要人物。項羽有一匹駿馬,名叫“騅驪”,非常強壯勇猛。在戰斗中,騅驪常常幫助項羽取得勝利,故有了“剛骾”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體魄像剛骾一樣,無論參加什么運動都能取得好成績。
2. 這支軍隊訓練有素,士兵們個個剛骾有力,戰斗力極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剛骾”與“剛猛有力”進行聯想,剛骾形容的是人或事物的堅強有力,氣概威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剛正不阿”、“剛愎自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很剛骾,每天都幫我做很多家務。
2. 初中生:他打籃球的時候像剛骾一樣,力量非常大。
3. 高中生:只有剛骾的意志才能戰勝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
4. 大學生:在面對挑戰時要像剛骾一樣堅定,不輕易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