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防
基本解釋
◎ 民防 mínfáng
[civil defense] 在發生敵人進攻、陰謀破壞或其他敵對行動(例如空襲)的情況時,由民政當局組織居民進行的防護措施和緊急救援活動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civil defence
成語(Idiom):民防
發音(Pronunciation):mín f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國家或地方政府組織民眾進行防空、防災、防護等活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民防是指在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大前提下,國家或地方政府組織民眾進行防空、防災、防護等活動。它是一種綜合性的防御體系,旨在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提高整個社會的抵御災害和戰爭的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民防這個詞語常用于描述國家或地方政府組織民眾進行防空演習、防災演練、防護設施建設等活動。也可以用來指民眾自覺遵守各種安全規定,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民防這個詞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的抗日戰爭時期。當時,中國人民面臨著日本侵略者的威脅,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中國政府組織了廣泛的民防工作,包括建設防空洞、組織疏散演習等。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的安全感和抵御能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民”和“防”。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面對自然災害,我們要加強民防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2. 每年都會進行一次全員疏散演習,這是我們單位的民防工作之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民防”這個詞語拆分為兩個部分來記憶。首先,將“民”與“人民”聯系起來,表示這是為了保護人民的安全。然后,將“防”與“防御”聯系起來,表示這是一種防御性的工作。通過將詞語與相關的概念聯系起來,可以更容易地記憶和理解它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民防的知識,可以學習民防的歷史背景、組織結構、應急措施等方面的知識。還可以了解其他與民防相關的詞語和成語,如“民主國防”、“民防意識”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學習民防知識,知道如何在地震發生時保護自己。
2. 初中生:為了提高民防意識,我們學校經常組織防火演習。
3. 高中生:通過學習民防知識,我們可以更好地參與社區的安全建設。
4. 大學生:作為青年人,我們應該積極參與民防工作,為國家的安全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