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參漏
成語(Idiom):耳參漏
發音(Pronunciation):ěr cān l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耳朵不靈敏,聽力差,不能聽到細微之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耳參漏是由“耳”、“參”、“漏”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耳”指耳朵,表示聽力;“參”指參差不齊,表示不平均;“漏”指有缺陷或不完善,表示有所遺漏。全詞意指人的耳朵聽力不敏感,無法聽到細微之音。比喻人對事物的觀察、思考或理解能力欠缺,容易漏掉重要的細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耳參漏一詞多用于貶義,形容人的能力缺陷或不足。可以用來形容對事物不夠敏感、不夠細致入微的人,或者指某人思維能力不夠敏捷,容易忽略重要信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耳參漏這個成語出自《漢書·韓延壯傳》,原文是“耳朵參差漏”,形容韓延壯的耳朵聽力不靈敏,對細微之音無法聽到。后來,人們簡化了成語的表達,形成了現在的“耳參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耳參漏,聽不到別人的勸告,總是犯同樣的錯誤。
2. 這個學生的耳參漏,上課時總是聽不清老師講的內容。
3. 老板的耳參漏,對員工的反饋意見從來不重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的耳朵有很多洞,而且洞的大小不一,有些地方漏風漏水,表示耳朵聽力不靈敏,容易漏掉細微之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聽力相關的成語,如“耳濡目染”、“耳聰目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有一個同學的耳參漏,聽不到老師講的問題,總是回答錯。
2. 初中生:我妹妹的耳參漏,經常聽不到我叫她的聲音。
3. 高中生:他的耳參漏,對老師的指導意見從來不重視,結果成績一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