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蹙
基本解釋
亦作“ 一蹴 ”。謂一舉足,一踢。常以喻事情輕而易舉?!?a href="/r_ci_d537d848afe66ea65a9da42a01beb74d/" target="_blank">南史·劉瑀傳》:“一蹙自造青云,何至與駑馬爭路?” 宋 蘇軾 《申王畫馬圖》詩:“揚鞭一蹙破霜蹄,萬騎如風不能及?!薄队駤衫妗返谌兀骸盎厝ヅc寄居固好,但二處皆道路遙遠,非一蹴可到?!?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一節:“如果突然發生戰爭, 唐 朝是沒有兵備的國家,一蹴而倒的危險是存在的。” 洪深 《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第二章一:“好處誠然不是一跳就來或一蹴可達的……決不能如夢境中那樣容易。”參見“ 一蹴而就 ”。
成語(Idiom):一蹙
發音(Pronunciation):yī c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臉上的表情突然變得嚴肅或生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蹙是由動詞“蹙”和量詞“一”組成的成語。蹙的意思是皺眉,表情緊張或生氣。一蹙表示臉上的表情突然變得嚴肅或生氣,形容人的情緒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蹙常用于描述人的表情變化,尤其是由喜悅或輕松轉為嚴肅或生氣的情況??梢杂脕硇稳菽橙嗽诼牭搅钊瞬豢斓南⒒蛴龅搅钊松鷼獾氖虑闀r的表情變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一蹙的故事并不多,但可以從成語的結構來推測其起源。一蹙的結構是由動詞和量詞組成,形象地描述了臉上表情的變化。這個成語的起源可能是受到了古代文人的描寫方式的影響,他們喜歡用形象生動的語言來描繪情感和表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量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這個消息后,臉上一蹙,顯得非常生氣。
2. 她笑得很開心,但突然聽到不好的消息,臉上一蹙,變得嚴肅起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進行對比來記憶一蹙。例如,一笑而過和一蹙的意思正好相反,前者表示不以為意,后者表示嚴肅或生氣。通過對比記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一蹙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情緒和表情相關的成語,如一笑而過、一臉笑容等,來擴展對于情感表達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看到考試成績時,臉上一蹙,因為他沒有考好。
2. 初中生:她聽到老師批評她的作文時,臉上一蹙,顯得很生氣。
3. 高中生:他聽到父母說要離婚時,臉上一蹙,顯得很嚴肅。
4. 大學生:她看到公司裁員的通知時,臉上一蹙,感到很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