蹣躃
成語(Idiom):蹣躃(pán zhí)
發音(Pronunciation):pán z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行走時步履蹣跚,緩慢不穩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蹣躃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行走時步履蹣跚、緩慢不穩定的狀態。它通常用來形容人在行走時因為年老、疾病或其他原因而步履艱難、行動遲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蹣躃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老年人行走時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身體不適的人或受傷的人。此外,蹣躃也可以用來比喻行動遲緩、缺乏決斷力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蹣躃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天運》一篇中。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問莊子如何在人世間安居樂業。莊子回答說:“蹣躇滿志,循循善誘?!边@里的“蹣躇滿志”即指行走時邁步蹣跚,意味著在人世間要謹慎行事,不可貿然行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蹣躇是一個由兩個意義相近的動詞組成的成語,表示行走時緩慢不穩定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紀大了,走起路來有些蹣躇。
2. 他蹣躇著走進了房間,顯得有些猶豫不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在走路時步履蹣跚、緩慢不穩定的樣子,然后將這個形象與蹣躇這個詞語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詩詞、文章來進一步了解蹣躇這個成語的用法和意義。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與行走、動作相關的成語,擴展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爺爺年紀大了,走路有點蹣躇。
2. 初中生:他蹣躇著走進了教室,似乎有些猶豫不決。
3. 高中生:他在考慮是否要參加這個活動,顯得有些蹣躇不定。
4. 大學生:面對選擇人生道路的時候,他感到有些蹣躇,不知道該如何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