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柱
基本解釋
古代高官墓前表示墓主身分的華表。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汳水》:“西去 夏侯塢 二十里,東一里,即 襄鄉 浮圖也, 汳水 逕其南, 漢 熹平 中,某君所立,死,因葬之,其弟刻石樹碑,以旌厥德。隧前有獅子、天鹿,累磚作百達柱八所,荒蕪頽毀,彫落畧盡矣。”
成語(Idiom):百達柱 (bǎi dá zhù)
發音(Pronunciation):bǎi dá z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夠支撐百座大廈的柱子,比喻具有極高的才干和能力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百達柱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五年》,原文為“圣人建德,如立百達之柱”,意思是圣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像立起了支撐百座大廈的柱子一樣。后來,百達柱逐漸演變為指能夠支撐眾多事物的重要支持者,特指具有卓越才干和能力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百達柱一詞多用于形容在某個領域或事物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影響力的人。常用于贊美某人在團隊、組織或社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百達柱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歷史文獻《左傳》。在這個故事中,百達柱被用來比喻圣人的能力和作用,表達了對圣人的崇敬和贊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百達柱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形容詞和一個名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中是一位百達柱,為公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 這位教授是學術界的百達柱,他的研究成果影響了整個領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百達柱”與支撐大廈的柱子形象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個柱子能夠支撐百座大廈,代表著某人具有極高的才干和能力,成為了百達柱。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左傳》中的其他成語和故事,深入理解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是我們家的百達柱,他工作努力養活了我們全家。
2. 初中生:班里的班長是我們班級的百達柱,他總是帶領我們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音樂社團的指揮是我們學校的百達柱,他憑借出色的才華帶領樂團獲得了多個獎項。
4. 大學生:學校的圖書管理員是我們學院的百達柱,她管理著豐富的圖書資源,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