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誠惶誠恐(chéng huāng chéng kǒng)
發音(Pronunciation):chéng huāng chéng k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恐懼和緊張,心虛害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誠惶誠恐是由兩個相同的詞語“誠”和“恐”組成的成語。誠指真誠,恐指恐懼。誠惶誠恐形容一個人因為害怕而表現出非常謙恭和畏縮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對某個人或某種情況非常害怕,表現出過分的恭敬和畏縮。可以用來形容在面對上級、長輩或權威人物時的緊張和恐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尚書·周書·昭明太子命》有記載:“誠惶誠恐,恐如群羊。”這句話是春秋時期晉國太子重耳發給他的臣下的命令。意思是說,你們要真誠地恐懼,恐懼得像一群羊一樣。后來,這句話逐漸演變成了成語“誠惶誠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面對領導的嚴厲批評,他感到誠惶誠恐,連連道歉。
2. 他對考試成績不太好的消息感到誠惶誠恐,不敢告訴父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誠惶誠恐”與“誠心誠意”相對比,兩者都是由相同的詞語組成,但含義截然不同。誠惶誠恐表示恐懼和緊張,而誠心誠意則表示真誠和誠懇。通過對比記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恐懼、緊張相關的成語,如“戰戰兢兢”、“惴惴不安”等,來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面對老師的嚴厲批評,小明感到誠惶誠恐,不敢抬頭。
2. 初中生:參加演講比賽時,小華感到誠惶誠恐,全身發抖。
3. 高中生:收到錄取通知書后,小紅感到誠惶誠恐,擔心自己是否能適應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