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滅
基本解釋
佛教語。猶涅槃,寂滅。《維摩經·佛國品》:“始在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 僧肇 注:“大覺之道,寂滅無相,至味和神,喻若甘露。” 宋 蘇軾 《次韻定慧長老守欽見寄》之四:“幽人白玉觀,大士甘露滅。” 宋 惠洪 《冷齋夜話·陳瑩中罪供不當稱甘露滅》:“世尊以大方便曉諸眾生,令知根本而妙意不可以言盡,故言甘露滅。滅者,寂滅;甘露,不死之藥。所謂寂滅之體而不死者也。”
成語(Idiom):甘露滅
發音(Pronunciation):gān lù m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時的甜蜜或幸福很快就會消失或破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甘露是指甜美的露水,比喻美好的事物;滅指消失、破滅。甘露滅形容一時的幸福或快樂很快就會消失或破滅,暗示人們應該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過分依賴短暫的快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一時的幸福或快樂,如戀愛中的甜蜜、成功后的喜悅等,提醒人們不要過于沉迷于這些短暫的幸福,要保持理智和穩定情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鮑信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鮑信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名將,他在攻打山賊的戰斗中,曾經夢見自己得到了一壇甘露,非常高興。但是當他醒來后,卻發現甘露已經消失了。這個故事后來被用來形容一時的幸福或快樂很快就會消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甘露滅是一個動賓短語,由“甘露”和“滅”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一直享受著戀愛的甘露,但最終甘露滅了,她才意識到自己太過依賴他人的愛。
2. 成功的喜悅只是一時的甘露滅,真正的幸福應該建立在穩定的基礎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甘露滅和一朵盛開的花朵,花朵綻放時散發出甘甜的花香,但很快花朵凋零,花香消失。這個聯想可以幫助記憶甘露滅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與甘露滅意義相近的成語,如“曇花一現”、“短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今天吃到了一塊好吃的巧克力,但很快甘露滅了,吃完就沒有了。
2. 初中生:我和朋友們一起去游樂園玩,玩得很開心,但是甘露滅了,回家后就感覺不那么快樂了。
3. 高中生:考試前一天晚上我突然發現考試的內容我都記住了,感覺特別幸福,但考試過后甘露滅了,我才發現還有其他科目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