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棱
成語(Idiom):波棱
發音(Pronunciation):bō l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水面波紋起伏,也用來形容物體的形狀或邊緣的曲折起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波棱一詞由“波”和“棱”兩個字組成。波指水波、波紋,棱指棱角、邊緣。波棱形容水面波紋起伏,也用來形容物體的形狀或邊緣的曲折起伏。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山巒、建筑物等有起伏、曲折形狀的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波棱常用于描述自然景觀、建筑物、山脈等具有曲折起伏形狀的事物。也可以用來形容文筆曲折、有層次感的文章或詩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波棱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蒹葭》中的“波棱萬頃,人不知其幾千里。”這句詩描繪了水面波紋起伏的景象,后來波棱逐漸引申為形容事物的曲折起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山巒起伏,形成了一幅波棱壯麗的美景。
2. 這棟建筑物的外觀波棱有致,給人一種獨特的美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波棱想象成水面上泛起的波紋,或是一座山脈的起伏形狀。通過形象聯想,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波瀾壯闊”、“波瀾不驚”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湖面上泛起了一片波棱,像是一面鏡子一樣美麗。
2. 初中生(12-15歲):他的字寫得波棱有致,給人一種獨特的視覺享受。
3. 高中生(15-18歲):這幅畫展示了山脈的波棱輪廓,給人一種壯麗的感覺。
4. 大學生及以上:這篇文章的句子波棱有致,文筆曲折,令人讀后留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