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賄
成語(Idiom):贈賄(zèng huì)
發(fā)音(Pronunciation):zèng h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送給他人賄賂,以達到某種不正當目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贈賄是由“贈”和“賄”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贈指送給他人禮物或財物,賄指行賄、賄賂。贈賄的意思是指通過送禮物或財物來行賄賄賂他人,以達到自己不正當的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贈賄一詞常用于描述賄賂行為,通常指涉及財物或禮物的行賄行為。在正式場合或工作環(huán)境中,使用贈賄一詞來指責或揭露他人的賄賂行為,以警示他人遠離賄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贈賄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故事《左傳·僖公四年》。故事中,晉國的公子重耳從衛(wèi)國逃亡時,衛(wèi)國的大夫管仲為了幫助他逃脫,送給他一匹名貴的馬。重耳后來成為晉國的君主,而管仲也成為他的重要顧問。這個故事被用來形容通過送禮物來獲得他人的幫助或支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贈賄是由動詞“贈”和名詞“賄”組成的。其中,“贈”表示送給他人,而“賄”表示行賄、賄賂。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利用贈賄的手段獲得了那份工作。
2. 這家公司因為贈賄行為被政府調查。
3. 不應該利用贈賄來換取不公平的競爭優(yōu)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記憶贈賄的基本含義和故事起源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用禮物來賄賂他人,以達到不正當的目的,這樣可以幫助記憶贈賄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學習與贈賄相關的成語,可以了解以下成語:
1. 行賄受賄(xíng huì shòu huì):指行賄者和受賄者之間的關系,表示賄賂交易的雙方。
2. 貪贓枉法(tān zāng wǎng fǎ):指利用職權侵占公共財物或貪污受賄,違背法律和道德。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5-12歲):他們在作文中可以寫:“我不會贈賄別人,因為那是不對的行為。”
2. 初中生(13-15歲):他們可以寫:“我們應該警惕贈賄行為的存在,遠離不正當的手段。”
3. 高中生(16-18歲):他們可以寫:“政府應該加強打擊贈賄行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