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風
成語(Idiom):撮風(cuō fēng)
發音(Pronunciation):cuō f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行為或言論引起風波、風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撮風源自于《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的故事。當時,衛將軍驃騎率領驃騎將軍府的士兵,出征到外地。他們在一個村莊過夜時,驃騎將軍命令士兵不得損壞村莊的農田,但有一個士兵違背命令,私自砍伐了村莊的樹木。這一行為引起了村民的不滿和憤怒,他們向驃騎將軍投訴,并要求懲罰那個士兵。驃騎將軍為了安撫村民的情緒,決定對那個士兵進行懲罰,并告訴村民:“我會撮風,讓你們滿意。”于是,他派人將那個士兵帶回營地并處以嚴厲的懲罰。從此以后,“撮風”就成為了指人的行為或言論引起風波、風潮的成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可以使用“撮風”來形容某人的行為或言論引起了軒然大波,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和討論。這個成語通常用于貶義,表示那個人的行為或言論不當,給社會帶來了不良影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撮風的故事源自于中國古代的歷史文獻《史記》,具體出自《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撮風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撮”是動詞,意為“拿起”、“抓取”,“風”是名詞,表示“風波”、“風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一句話就撮起了風,引發了一場社會爭議。
2. 這個領導的不當言行撮起了風,使得整個公司陷入了危機之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撮風”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用手抓住風,引起了風波和風潮,從而形成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撮風”相關的成語,如“引狼入室”、“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一句話就撮風了,讓全班同學都為之震驚。
2. 初中生:這個明星的一次失言就撮起了風,成為了大家茶余飯后的談資。
3. 高中生:這個政治家的一次決策撮起了風,引發了整個國家的關注和討論。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一次丑聞撮起了風,導致其聲譽受損,股價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