袒免親
袒免親(tǎn miǎn qīn)
發音:tǎn miǎn qīn
基本含義:指為了保護自己的親人,不惜犧牲他人的利益。
詳細解釋:袒免親是由“袒”、“免”和“親”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袒”意為揭露、暴露;“免”意為免除、不受;“親”意為親人。成語的意思是指為了保護自己的親人,不惜暴露他人的秘密或犧牲他人的利益。
使用場景:袒免親常用于形容為了保護親人而不顧他人的利益或隱私的行為。例如,一個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可能會不惜犧牲他人的利益或揭露他人的秘密。
故事起源:袒免親的故事起源于《戰國策·魏策四》。故事中,魏國的大臣公孫衍曾經受到敵國秦國的威脅,為了保護自己的妻子和子女,公孫衍不惜犧牲了他人的利益,揭露了秦國的陰謀。這個故事成為了袒免親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袒免親的結構為“袒+免+親”,其中,“袒”和“免”為動詞,用來修飾“親”。
例句:
1. 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他不惜袒免親,揭露了那個人的真實面目。
2. 在他眼中,只有親人的利益最重要,不顧袒免親也在所不惜。
記憶技巧:可以將“袒免親”拆分為“袒免”和“親”兩部分記憶。袒免可以理解為揭露、暴露和免除、不受的意思,而親則表示親人。通過理解每個字的含義,可以更好地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了解更多關于保護親人和犧牲他人利益的相關成語,例如“舍己為人”、“舍生取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為了保護我的媽媽,我不惜袒免親,告訴老師她的秘密。
2. 初中生:他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不惜袒免親,揭露了那個人的罪行。
3. 高中生:在他眼中,親人的利益最重要,不顧袒免親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