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畜生
基本解釋
(1).小的牲畜。 睡虎地 秦 墓竹簡《法律答問》:“‘小畜生入人室,室人以投(殳)梃伐殺之,所殺直(值)二百五十錢,可(何)論?’‘當貲二甲。’”
(2).對年輕晚輩的詈詞。
成語(Idiom):小畜生(xiǎo xù shēng)
發音(Pronunciation):xiǎo xù sh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品行卑劣、道德敗壞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小:指人的品行卑劣、道德敗壞;畜生:指動物,用以比喻人的卑劣行為。成語“小畜生”表示某人的行為惡劣,道德敗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行為卑劣、不道德,具有貶義。可以用來批評某人的品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小畜生”最早出現在南朝梁代《蕭子良諫議帖》中。據說,梁武帝時期,有一位名叫蕭子良的官員,他在上書中批評了梁武帝的政策。梁武帝非常生氣,于是下令將蕭子良流放到一個偏遠的地方。蕭子良在被流放的路上,遇到了一位農夫。農夫看出他是個被貶官員,非常同情他,并給他提供了幫助。蕭子良感激不已,對農夫說:“你是一個大仁人,而梁武帝卻是個小畜生!”這個故事中的“小畜生”一詞開始被用來形容人品行惡劣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太小畜生了,竟然偷了老人家的錢包。
2. 那個公司的老板是個小畜生,總是欺負員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小畜生”與卑劣、不道德的行為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可以想象一個人變成了小動物,代表著他的行為卑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道德、品行相關的成語,如“無恥”、“敗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欺負同學是個小畜生。
2. 初中生:那個學生作弊考試是個小畜生。
3. 高中生:他背著父母偷偷抽煙,真是個小畜生。
4. 大學生:他利用職務之便貪污公款,簡直就是個小畜生。
5. 成年人:那個人騙了那么多人的錢,真是個小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