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礮
基本解釋
亦作“ 號砲 ”。亦作“ 號炮 ”。軍中用來傳達信息的火炮。喻為表明事件即將發生的信號。《水滸傳》第四七回:“只聽得 祝家莊 里一箇號砲,直飛起半天里去?!敝袊焚Y料叢刊《太平天囯·行軍總要》:“須設立號砲、號燈,方能一傳既至?!?清 魏源 《籌海篇》下:“然有一宜防者,則曰飛礮,非謂懸桅上之號礮,而謂仰空墮彈之炸礮也。” 鄒韜奮 《堅持抗戰與積極辦法》:“自‘八·一三’全面抗戰的號炮發出之后,有兩件令人興奮而于 中國 抗戰非常有利的事實是很顯著的。” 茅盾 《子夜》十四:“絲廠總同盟罷工是共產黨七月全國總暴動計劃里的一項,是一個號炮呀!”
成語(Idiom):號礮(hào pào)
發音(Pronunciation):hào p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非常響亮,如炮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號礮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號的意思是大聲喊叫,礮的意思是炮聲。合在一起,號礮形容的是聲音非常響亮,如同炮聲一樣震耳欲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號礮一般用來形容聲音非常響亮的場景,比如炮聲、雷聲等等。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的喊叫聲或者爭吵聲非常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號礮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戰爭時期。在古代戰場上,炮聲是非常響亮的,能夠傳達出威嚴和力量。后來,號礮逐漸成為形容聲音響亮的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號礮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戰場上的號礮聲震耳欲聾,讓人心悸不已。
2. 隊伍里傳來一陣號礮般的歡呼聲,迎接著勝利的到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號礮這個成語,想象一下戰場上炮聲的聲音有多么響亮,就能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一些其他形容聲音響亮的成語,如震耳欲聾、驚天動地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演出時,大家齊聲喊出“號礮”,把觀眾都嚇了一跳。
2. 初中生:足球比賽現場,觀眾們的歡呼聲像號礮一樣震耳欲聾。
3. 高中生:政治辯論會上,雙方代表的爭吵聲像號礮一樣激烈。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