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令
基本解釋
(1).中書令的省稱。 晉 檀道鸞 《續晉陽秋》:“ 王獻之 為中令。 獻之 少而標邁,不尋常貫,為一時風流之冠。 獻之 卒,以 王珉 為中書令。世謂之 大王令 、 小王令 也。” 唐 許渾 《出永通門經李氏莊》詩:“力保山河家又慶,祗應中令敵 汾陽 。” 宋 王禹偁 《三月二十七日偶作簡仲咸》詩:“請看富貴 趙中令 ( 趙普 ),已作 北邙 山下塵。”
(2). 金 職官名。正七品。參閱《金史·選舉志二》。
成語(Idiom):中令(zhōng lìng)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l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中令指的是在軍隊中擔任令箭使者的人,也指軍隊中的官員。引申為被任命或委派擔任某項任務或職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中令一詞源于古代軍隊的組織和指揮制度。在古代,軍隊中有專門負責傳遞命令的官員,他們被稱為中令。因此,中令一詞引申為被指派或任命為某項任務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中令常常用于形容被委任或任命擔任某項任務的人。它可以用來描述工作場合、學校、社會組織等各種環境中的角色和職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中令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明確記載。這個成語的起源可能與古代軍事制度和官僚體系有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中令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中”是動詞,“令”是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被任命為公司的銷售經理,成為了公司的中令。
2. 教授委派他為學生會主席,成為學校里的中令。
3. 在這個項目中,她是團隊的中令,負責協調各項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中令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關聯:想象一個軍隊中的官員拿著令箭傳遞命令的場景,將其與被任命或委派擔任任務的人聯系起來。
2. 反義詞:將“中令”與“廢令”進行對比,中令表示被任命或委派擔任任務,而廢令則表示被解除或取消任務。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中令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令人矚目”、“令人滿意”、“令人難忘”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選我為班長,我成為了班級的中令。
2. 初中生:我被任命為學生會主席,成為了學校的中令。
3. 高中生:在學校的科技創新大賽中,我被委派為團隊的中令,負責協調各項工作。
4. 大學生:我被選為學生社團的負責人,成為了社團的中令。
5. 成年人:我被提拔為公司的項目經理,成為了團隊的中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