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貸
基本解釋
出借。《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其于民也,上之請爵祿行諸大臣,下之私大斗斛區釜以出貸,小斗斛區釜以收之。”《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於是 田常 復脩 釐子 之政,以大斗出貸,以小斗收。”《新華月報》1952年第3期:“各地區應大量生產水車并及時出貸。”
成語(Idiom):出借(chū dài)
發音(Pronunciation):chū d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借出財物給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出借是指將自己的財物借給他人使用。出借的財物可以是金錢、物品等。這個成語強調的是借出財物給他人,表示慷慨、樂于助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出借一般用于形容樂于幫助他人,慷慨解囊的行為。可以用于贊美一個人樂于助人,樂于分享自己的資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魏其武安侯魏其武借給他人1000金,后來那個人還了1000金后,魏其武又借給他1000金。這個故事表達了魏其武的慷慨大度,樂于助人的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出”和“借”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常出借自己的書給同學們閱讀。
2. 他出借了一筆錢給朋友創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出借”理解為“出來借給別人”,通過與“借”字的結合,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慷慨助人相關的成語,如“慷慨解囊”、“義薄云天”等,可以進一步豐富詞匯量,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出借了自己的鉛筆給同學使用。
2. 初中生:她出借了自己的手機給同學打電話。
3. 高中生:他出借了自己的電腦給同學完成作業。
4. 大學生:他出借了自己的車給同學去上課。
5. 成年人:他出借了自己的房子給朋友臨時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