膺箓
成語(Idiom):膺箓
發音(Pronunciation):yīng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接受重要職責或任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膺箓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膺字指接受,箓字指古代官員用來記錄重要事務的竹簡。膺箓的基本意思是接受重要的職責或任務。它形象地比喻接受重任,承擔起責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膺箓通常用于形容某人接受了重要的職責或任務,表示該人有能力勝任這個職責或任務,并且愿意承擔責任。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場景,如工作、學習、家庭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膺箓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是西漢時期的一位文學家和政治家,他有一次參加了漢武帝的科舉考試,并且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考試。漢武帝非常贊賞相如的才華,任命他擔任了一項非常重要的職責。相如接受了這個任務,并且以出色的表現完成了它。后來,人們用“膺箓”來形容相如接受重要任務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膺箓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膺為動詞,箓為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膺箓重任,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成功。
2. 她膺箓家庭的重擔,照顧好了年邁的父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膺箓這個成語:
1. 將膺箓分為兩個部分,膺和箓,分別記憶它們的含義。
2. 想象自己接受了一個重要的職責或任務,然后使用膺箓這個成語來表達這個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膺箓相關的成語和故事,如膺圖、膺品等。同時,也可以通過閱讀古代文學作品或歷史書籍了解更多關于膺箓的使用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膺箓了班級的值日任務,每天負責打掃教室。
2. 初中生:他膺箓了學校的學生會主席,組織了很多有意義的活動。
3. 高中生:她膺箓了班級的班長職務,管理了整個班級的事務。
4. 大學生:我膺箓了社團的負責人,組織了一次成功的志愿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