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討
成語(Idiom):招討(zhāo tǎo)
發音(Pronunciation):zhāo t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招募和討伐。指招募兵力,組織軍隊進行討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招討出自《左傳·昭公十四年》:“招討之敗,又請救于晉。”意為招募兵力并討伐敵人。這個成語中的“招”指招募,即招募兵力;“討”指討伐,即組織軍隊進行討伐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組織力量、調集人員進行討伐行動,也可用于比喻調動力量解決問題或應對困難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記載歷史事件的編年體史書。其中的《左傳·昭公十四年》記載了一個關于招討的故事。當時,晉國的昭公派人去招募兵力,并請求其他國家的援助,組織軍隊進行討伐。這個故事成為了“招討”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形式為“招 + 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招討了一支龐大的軍隊,準備討伐敵人。
2. 這次行動需要招討一些專業人員來協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招募兵力的過程,想象在招募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招募兵力,另一方面要討伐敵人,從而記住“招討”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了解更多有關中國古代軍事戰爭的歷史,了解不同時期的招討策略和戰爭技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學三年級):老師招討了一支隊伍,一起去參加校運會。
2. 初中生(初中一年級):我們要招討一支志愿者隊伍,一起參與社區清潔活動。
3. 高中生(高中二年級):政府招討了一支專業團隊,致力于打擊網絡犯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