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冊
基本解釋
即丹書。《文選·江淹<詣建平王上書>》:“俱啟丹冊,并圖青史。” 張銑 注:“冊,書也。”參見“ 丹書 ”。
成語(Idiom):丹冊
發音(Pronunciation):dān c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珍貴的書籍或文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丹冊是由“丹”和“冊”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丹”指紅色,也可引申為珍貴、寶貴之意;“冊”指書籍、文獻。丹冊一詞形象地比喻珍貴的書籍或文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丹冊一詞常用于形容珍貴、寶貴的書籍或文獻,可用于文學、歷史、藝術等領域的討論和描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丹冊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確,但在古代,丹冊一詞常用于形容帝王的書籍或文獻,因為帝王的書籍往往被視為珍貴寶貴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丹冊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丹冊是國寶級的文獻,價值連城。
2. 他的藏書樓里擺滿了各種丹冊,真是博覽群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丹”字與紅色相聯想,將“冊”字與書籍相聯想,來記憶丹冊的含義。也可以將其與珍貴寶貴的書籍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帝王的書籍文獻,以及中國古代文獻保護和修復的相關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圖書館里看到了一本丹冊,內容非常有趣。
2. 初中生:老師推薦了一本丹冊給我們閱讀,里面有很多經典的故事。
3. 高中生:這本丹冊是我最喜歡的文學作品之一,它對我影響很大。
4. 大學生:在研究中國古代文獻時,我發現了一些珍貴的丹冊,對我的研究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