讬軀
基本解釋
托身。《藝文類聚》卷十八引 晉 左芬 《齊杞梁妻贊》:“哀崩高城,訴情穹旻,遂赴 淄川 ,託軀清津。”《藝文類聚》卷八一引 晉 傅咸 《蕓香賦》:“攜昵友以逍遙兮,覽偉草之敷英;慕君子之弘覆兮,超託軀於朱庭。”參見“ 託身 ”。
成語(Idiom):讬軀
發音(Pronunciation):tuō q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讬軀意為把自己的生命交托給他人,表示將自己的命運完全依賴于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讬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讬”意為托付,委托,而“軀”意為身體。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將自己的身體、生命等完全托付給他人,表示對他人的絕對依賴和信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讬軀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對他人的絕對依賴和信任,特別是在面臨危險或困境時。例如,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對朋友或親人的信任和依賴,也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對領導或上司的絕對服從和信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讬軀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戰國時期,有一個叫做曹沫的人,他在一次戰斗中被敵人圍困,無法逃脫。這時,他將自己的身體交托給一個叫做楊修的朋友,請求他保護自己的尸體不被敵人侮辱。楊修答應了曹沫的請求,并在曹沫死后將他的尸體帶回了家鄉。這個故事成為了“讬軀”的來源,成為了形容人們對他人的絕對信任和依賴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讬軀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讬”是動詞,表示托付;“軀”是賓語,表示身體。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朋友讬軀,終身不離不棄。
2. 在危機時刻,他毫不猶豫地讬軀于他人。
3. 她對丈夫的讬軀是無條件的,從不懷疑他的決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將自己的身體托起來交給另一個人,表示絕對的信任和依賴。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信任和依賴相關的成語,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推心置腹”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讬軀于我的好朋友,因為我知道他會幫助我。
2. 初中生:在比賽中,我讬軀于我的隊友,因為我相信他們能夠完成任務。
3. 高中生:在選擇大學專業時,我讬軀于我的老師,希望他能給我一個好的建議。